平面鋼模板施工掛籃襯砌臺車施工建議
一、施工前準備
1. 技術交底與圖紙審核
施工前應組織技術人員對施工圖紙進行詳細審核,確保理解設計意圖和技術要求。重點檢查模板尺寸、預埋件位置、鋼筋布置等關鍵參數,確保與現場實際相符。同時應組織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,明確施工工藝、質量標準和注意事項。
2. 材料設備檢查
對平面鋼模板進行全面檢查,確保模板表面平整無變形,接縫嚴密,尺寸符合設計要求。掛籃系統應檢查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,行走機構是否靈活可靠。襯砌臺車應檢查液壓系統、支撐系統是否正常運轉。
3. 測量放樣
施工前應進行精確測量放樣,在襯砌面上標出模板安裝位置線、標高控制線等基準線。測量誤差應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內,確保后續施工精度。
二、模板安裝工藝
1. 模板拼裝
平面鋼模板拼裝應遵循"由下至上、由內至外"的原則。拼裝過程中應使用專用連接件,確保模板接縫嚴密,相鄰模板高差不超過2mm。對于曲線段模板,應特別注意模板的弧度控制,可采用樣板校核。
2. 模板固定
模板固定應采用可靠的支撐系統,確保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發生位移或變形。支撐間距應根據模板尺寸和混凝土側壓力計算確定,一般不超過1.2m。對于大面模板,應設置足夠的斜撐和拉桿。
3. 預埋件安裝
預埋件安裝位置應準確,固定牢固。安裝后應進行復測,確保位置偏差在允許范圍內。預埋件與模板接觸處應采取密封措施,防止漏漿。
三、掛籃系統施工要點
1. 掛籃安裝
掛籃安裝前應檢查軌道平整度和直線度,確保行走順暢。掛籃主桁架安裝應保證水平,各連接螺栓應緊固到位。安全防護設施應同步安裝到位。
2. 掛籃行走
掛籃行走前應解除所有約束,檢查行走機構是否正常。行走過程中應保持同步,速度控制在0.5m/min以內。行走到位后應立即鎖定,并重新安裝約束系統。
3. 掛籃調整
掛籃就位后應進行精確調整,確保模板位置準確。調整時應使用專用千斤頂,避免野蠻操作損壞設備。調整完成后應進行全面檢查,確認各部位連接可靠。
四、襯砌臺車施工控制
1. 臺車定位
襯砌臺車就位前應清理軌道,確保行走順暢。定位時應使用測量儀器進行精確控制,確保模板位置偏差不超過5mm。定位后應立即鎖定行走機構。
2. 模板調整
臺車模板調整應使用液壓系統分級進行,避免一次性調整過大造成模板變形。調整過程中應同步監測模板位置,確保各部位協調一致。
3. 混凝土澆筑
混凝土澆筑應分層進行,每層厚度不超過50cm。澆筑過程中應均勻布料,避免局部堆積過高造成模板變形。振搗應采用插入式振搗器,確保混凝土密實。
五、質量控制措施
1. 模板質量控制
模板安裝完成后應進行全面檢查,重點檢查接縫嚴密性、表面平整度和幾何尺寸。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要求,表面平整度偏差不超過3mm/2m。
2. 混凝土質量控制
混凝土澆筑前應檢查坍落度、和易性等指標,確保符合設計要求。澆筑過程中應控制澆筑速度,避免過快造成模板變形。拆模后應及時檢查混凝土外觀質量。
3. 成品保護
拆模后應及時對混凝土表面進行養護,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。對邊角部位應采取保護措施,避免碰撞損壞。
六、安全文明施工
1. 高空作業安全
高空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,并設置可靠的安全繩。作業平臺應設置防護欄桿,高度不低于1.2m。工具材料應妥善放置,防止墜落。
2. 機械設備安全
所有機械設備應定期檢查維護,確保安全裝置齊全有效。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,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。液壓系統應定期檢查,防止泄漏。
3. 文明施工
施工現場應保持整潔,材料堆放整齊。施工垃圾應及時清理,做到工完場清。夜間施工應控制噪音,避免擾民。
七、施工優化建議
1. 模板系統優化
建議采用標準化、模塊化模板設計,提高模板周轉率。對于重復使用的模板,可考慮采用耐磨涂層,延長使用壽命。接縫處可采用專用密封條,提高防漏漿效果。
2. 施工工藝優化
可采用分段流水作業方式,提高施工效率。混凝土澆筑可采用泵送工藝,提高澆筑質量。養護可采用自動噴淋系統,確保養護效果。
3. 信息化管理
建議引入BIM技術進行施工模擬,優化施工方案。可采用智能監測系統對模板變形、混凝土溫度等進行實時監控,提高質量控制水平。
通過以上施工建議的實施,可有效提高平面鋼模板施工掛籃襯砌臺車的施工質量和效率,確保工程安全、優質、高效完成。